当前位置:热帖财经资讯网 >> 健康 >> 文章正文

一年重启958例器官衰竭患者的生活 为什么这家医院的大器官移植这么好?

发布于:2021-01-14 被浏览:4015次

当生命的乐章戛然而止

有一群人

连接生与死

将逝者留下的礼物

鲜活地植入新生命之中

一个4岁的宝宝不幸死亡。医生将捐赠的571克肝脏一分为二,挽救了两个婴儿的生命.

把病人身上的“废肝”切掉,医生试图“变废为宝”,移植给另一个等待移植的病人。生活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被推动着.

在这位70岁的胰腺癌患者表示无法在多家医院完成切除手术后,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移植团队创造性地使用了自体小肠移植,给他打败“癌王”的机会.

2020年,有958位像他们一样的患者,接受了生命独特的馈赠,在浙大一院重启人生。这一年,浙大一院共完成大器官移植958例,省外患者超过63%,其中,小肠移植23例,连续两年列全球第一;肝移植432例,列全国第二;肾移植458例,连续10年进入全国前三;心脏移植26例,列全国前六,移植数量与生存率再上新台阶,比肩全球顶级医学中心。

2021年初,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高峰学科,作为器官移植的核心力量,引领着浙江大学第一医院学科的整体进步。浙江大学第一医院大器官移植中心获得“成绩单”,这是移植团队瞄准国际一流、留住接近目标、超越目标.的决心和信心

大胆创新:挑战移植技术“不可能”

一年完成大器官移植958例,覆盖肝移植、肾移植、心脏移植、小肠移植、肺移植等地,使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成为全国最全面的移植医院。“要移植,找浙一”已经成为许多器官衰竭患者苦苦求医的经历。

在国内外移植领域,浙江省第一移植团队也被称为“全能”.国内大多数医院都是单独与某一学科的移植技术对抗,而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是多学科移植的综合发展,挑战肝肾联合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困难复杂的移植手术。

如果说器官移植是外科领域的“珠穆朗玛峰”,那么多器官移植是珠穆朗玛峰顶端最难捕捉的珍珠。

移植团队以敢为人先、勇闯禁区.精神不断挑战“尖端”技术

2020年3月,COVID-19肺炎疫情尚未结束,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举行了一场全球首例多米诺移植。死者大爱捐出肝脏和小肠,其中一半生下因多次手术和输血而出现严重免疫排斥反应的“短肠人”陈先生(化名),另一半救下因肝衰竭去世的45岁张女士(化名)。换肝的陈先生已经治疗了6个月大的先天性胆道闭锁,“小黄人”朝超(化名)。你救了我,我救了他,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移植,拯救了三个家庭。

ture" src="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037407895/1000">

全球首例多米诺肝移植联合小肠移植手术

8月,团队又一次挑战“不可能”:舟山有位“小天使”捐献出肝脏,肝移植团队通过开展最大难度的儿童供肝“劈离式”肝移植、多米诺肝移植,使3个宝宝重获新生。那粗如牙签、细若发丝,粗细、走向都大不相同的血管和胆管如何精准地重建、精准地吻合?从构想、准备及实施,均对手术提出超高的技术要求,浙一移植团队誓要攀上珠峰、摘得明珠!2020全年共开展儿童供肝“劈离式”肝移植手术13例“多米诺”连续肝移植手术7例

探索新路径、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浙大一院移植团队始终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医院自2019年开展小肠移植手术以来,已有来自全国各地32名“换肠人”在这里重获新生,他们最大的58岁,最小的5岁。多个“全球首例”在这里诞生:全球首例多米诺肝小肠联合移植,全球首例年龄最大供者活体小肠移植,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和小肠移植中心主任吴国生教授联袂,成功完成全球首三例系统化疗后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自体小肠移植手术,在根治胰腺癌过程中大胆运用小肠移植技术,帮70岁的朱先生(化名)、69岁的邓先生(化名)和39岁的吴先生(化名)打败“癌中之王”,也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进一步提高了胰腺癌根治率。这是浙一移植团队在探索疾病救治过程中的又一次创新突破,梁廷波教授就这项世界首创技术接受《Nature》主编专题采访,相关技术成果获2020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移植团队以临床促进科研、科研反哺临床,持续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

新冠疫情期间,肺移植团队创新性成功实施全球首两例老年新冠肺移植,研究成果发表于全球外科领域排名第一的《Annals of Surgery》,将浙江省肺移植影响力推向全球。移植团队参与撰写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册》登上Nature官网,并被翻译26种语言,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享,为全球抗疫提供“浙一方案”

刊登在Nature官网首页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册》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