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帖财经资讯网 >> 育儿 >> 文章正文

满足宝宝对独处的需求:成就孩子 解放自己

发布于:2021-02-03 被浏览:5559次

独处是孩子的需要

众所周知,“亲密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你知道吗,“独处”在孩子的成长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认为可以随时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有丰富生活经验的陪伴,告诉TA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让TA事半功倍的成长。

但其实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甚至婴儿)自己学习的能力和意义。

孩子的自主学习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而我们自以为是的“引导迷宫”往往成为孩子自主学习、自我成长、发展成为完整独立个体的路障。

为什么孩子需要独处?我们的陪伴如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的漫画里有没有你的影子?

质疑孩子的行为和思想

否认孩子的行为和思想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剥夺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剥夺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从漫画中,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的“积极参与”会在不知不觉中带来那么多负面影响:

当我们长期质疑、否定、戏弄孩子的行为和想法时,孩子会认为自己的需求毫无价值;

当我们长时间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时,TA很容易对一切失去耐心和毅力;

当我们长期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或者直接为孩子做的时候,TA就会失去思考的习惯,从生活中获得控制感和能力会更加困难。

所以,给孩子独立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会培养TA未来需要的良好学习品质,有助于TA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独处是孩子的天赋

“游戏”作为儿童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儿童独处最方便的切入点。

有些家长很不解。游戏——不是更热闹吗?孩子不是人来疯吗?小孩子一个人玩TA不会感到孤独吗?

的确,我们逗孩子的时候,TA会跳舞,会傻笑。当我

们邀请孩子进入我们所创造的游戏世界时,对归属与爱有着需求TA自然不会抗拒。

但你知道吗,由于有限的认知发展水平,当两岁以下的孩子沉浸在自主发起的游戏活动中时,是不会产生想要和他人共同游戏的愿望的。

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Mildred Parten通过观察儿童社会行为,将儿童的游戏行为分为6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0-3个月,无所事事的游戏。幼儿多是通过活动自己的肢体观察和学习周遭的世界。

▷0-2岁,独自游戏。幼儿独自玩儿,对参与其他人的游戏并不感冒。

▷2岁左右,旁观者行为。幼儿开始注意并观察身边其他幼儿的游戏活动,但没有加入游戏的意愿。

▷2岁以上,平行游戏。幼儿会和其他孩子在同一物理空间内各玩各的,会模仿其他孩子的游戏行为。

▷3-4岁,关联游戏。幼儿在游戏中与其他孩子有互动,比如交谈,但不会与他们共同进行同一项游戏。孩子对身边的人产生兴趣,但没有兴趣将他人纳入到自己的游戏当中。

▷4岁以上,合作游戏。幼儿可以通过和其他孩子合作,达到同一个游戏目标。

如此看来,一般情况下,孩子要到4岁左右,才开始产生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兴趣与能力。

这时,有爸爸妈妈会质疑:不对!我觉得宝宝就是想和我一起玩儿!因为:

“宝宝玩儿的时候,常抬起头来冲我笑。”

“宝宝玩着玩着会爬到我身边,抢我手里的东西。”

“只要我离得稍微远一些,本来玩儿得好好的宝宝就会发脾气。”

那不妨让我们回想得再仔细一些:

当宝宝对我们嫣然一笑后,当宝宝“掠夺”走我们手中的物品之后,当我们重新回到宝宝“满意”的位置坐下来陪TA后,TA是随机埋头鼓捣起自己手中的玩具呢,还是拉扯着我们和TA一起游戏,否则就哭闹得不依不饶呢?

恐怕是前者吧。

很多时候,独自游戏的宝宝突然抬头看看我们,是想确认我们是否在身边;

TA突然爬向我们,是寻求帮助,比如“我累了,要抱抱”;

TA突然抢我们手中的东西,是自己的东西玩腻了;

TA不愿意我们远离,是独自一个人令TA感到害怕。

孩子对于我们的需求更多是“依靠”与“安全感”,而不是游戏共享。

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担心孩子是否会讨厌独自游戏,也根本不需要去教孩子如何独自游戏,孩子天生有独自游戏的需求与本领。

独立的物理空间

为独自游戏的孩子提供适时的帮助、安全保障与安全感,并不等于寸步不离。

只要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发展水平与气质保持一定频率的“现身”,孩子便能够在物理空间上获得安全的、安心的独立游戏的机会。

●年龄越大,孩子独处能力越强。孩子年龄越小,“现身”应当越频繁,越显性。

对于小宝宝,家长需要每隔几分钟便 “现身”一次,且出现在非常显眼的位置;而对于大宝宝,家长也许每隔十几分钟通过制造一些声响来表示“我在这儿”便可。

●能力发展水平大宝宝之所以独处能力越强,越不常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帮助,在于TA的能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比如专注力的提升、大动作的发展等等。

但有两个时间点需要我们较高频率的“现身”:

一是孩子仍未熟练掌握一项技能的时候(比如刚会走,但走不稳),

二是孩子8个月左右出现分离焦虑表现的时候。

前者需要我们确保孩子不出安全意外,后者需要我们令孩子相信“爸爸妈妈会回来的”。

●气质通常情况下,容易型宝宝比困难型宝宝更容易适应独处。

容易型宝宝也许只要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或看到家长的背影,就能够安心地独自游戏;而困难型宝宝通常表现为高需求,这类型的宝宝因为天生敏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安抚才能够获得安全感。

因此,面对高需求的困难型宝宝,我们需要:

1.在离开前花更长时间陪TA一起游戏,等到孩子完全沉浸在游戏中时再试图离开;

2.每天给孩子安排固定时段进行独自游戏,令其成为一种可期待的常规性活动。

3.以更高频率和更显性的“现身”令孩子相信“爸爸妈妈没有丢下我”。

独立的心理空间

可是很多时候,独立的物理游戏空间并不意味着孩子真正的独自游戏。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从另一个物理空间瞄到孩子有任何与我们预期不相符的行为时(即便是没有任何安全隐患),我们常常会忍不住冲上前去评论几句,或者直接上手干预。

因此,即便给予孩子独立的物理游戏空间,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与行为,不重视心理空间的独立性,“独自游戏”不过是徒有其表。

相反,即便我们贴着孩子坐下,如果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尊重TA游戏行为的选择与决定,不作其他干预,孩子其实已经在独自游戏了。

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评判、不插手、给予孩子独立的心理空间,是支持孩子独自游戏的基本。

但有些家长就是想要在孩子面前刷一下存在感,满足自己“陪伴孩子共同游戏”的心愿,那么以下的办法,可以帮助家长在给与孩子独立的心理游戏空间的同时,适宜而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

让我们以文章开头其中几幅漫画中的情境为例:

●行为/语言反射

家长通过模仿、描述孩子的行为,或重述孩子的语言,向孩子传递“我正在关注你,我认可你”。

●开放式提问即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沟通能力的加强,家长通过开放式提问可以问出千百种我们意想不到的回答——孩子可以自由发挥,主导谈话的内容与走向。以此孩子也会更加投入游戏,并扮演着游戏主人公的角色。

●赞赏孩子的努力与坚持当孩子不断尝试克服游戏中遇到的困难时,赞赏TA的努力与积极态度,令孩子知道“成败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激发TA坚持应对挑战的内驱力。

成就孩子,解放家长

其实,我们会发现,独立的游戏空间无论是在物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我们都意在满足孩子的需求——自由探索的需求、自由创作的需求、自我挑战的需求。

当这些需求被满足,孩子将获得价值感、掌控感与胜任感,而这些都将助TA成长为一个自信的人。

而另一方面,我们会惊喜的发现,给予孩子物理上与心理上的独立游戏空间,不仅能够为我们自己腾出富余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物,更能够有效地缓解育儿焦虑。

双管齐下,何乐而不为呢?

插图来源:shutterstock

插图作者:Zdenek Sasek

标签: 孩子 游戏 宝宝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