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帖财经资讯网 >> 育儿 >> 文章正文

我无法理解孩子们的各种恶作剧行为 这个方法一定会帮到你

发布于:2021-01-01 被浏览:3633次

到了年底,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过了这一年,工作生活中的事情一定要有个总结,突然觉得各种事情一下子就来了。

后台有很多妈妈留言,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总说高质量的陪伴才能算高质量。

这让我想起了小D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园长说过的一段话。

不管我们是老师还是父母,我们都应该问自己,我们看到孩子了吗?我们真的看到了吗?我们看懂了吗?

我们想要让孩子看到什么,记住什么?,当我们每天与孩子们互动时,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小D之前的幼儿园在纽约很受欢迎,她一个同学的家长曾经说过“我当时收到了儿子的录取通知书,进了常春藤大学比自己还兴奋”。

虽然有一点美国式的夸张,但是受欢迎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后来小D开学不久,有一次和她幼儿园招生办的老师聊天,问了这个问题。你当时为什么接受我们?

老师说了很多理由,其中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说,我们要找的是真正愿意花心思给孩子,真正懂自己孩子的家长。

接下来,我想再和大家谈谈如何真正“看”孩子。

我们都很爱孩子。每天,我们花时间做计划,买新玩具,上早教课,去美术馆,计划亲子旅行。

我们一直想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希望让孩子看到更多,知道更多。

所以我们一直很忙,也尽量抽出时间来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给孩子最好的。

但是如果我问你,你最后一次安静的观察孩子是什么时候?很多人可能不记得了。

记忆中的片段可能是带孩子去博物馆,让孩子看恐龙,但他好像不感兴趣;带孩子去动物园,让他们摆姿势和动物拍照。

手机里有上千张照片,但是孩子们当时看到的,他们感兴趣的,也许我们都模糊了。

我们似乎还有很多不理解。为什么他最近总是哭?为什么他突然喜欢把吃饭用的碗放在头上?为什么他经常半夜醒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为什么”?

原因就是,我们每天都很忙碌地看孩子,但也许好久都未真正“看到”孩子。

本文想和大家分享两个观察孩子的原则和一个方法。

一个

原则一:区分事实和观点

说到观察,很多家长第一反应都会说,我有观察,比如下面两个:

女儿玩的时候我会坐在旁边观察,发现她很好奇。

我经常在早教课上看到我儿子和其他孩子的互动。我觉得儿子比较敏感内向,从来不会主动去争取自己想玩的玩具。

这两条看似是“观察”,但其实是在“评判”,它把“事实”和“观点”混淆了。

我们这一代人的教育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内容,这往往会导致这样的误解,不仅是在育儿方面,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一个人说“我觉得今天冷”,马上另一个人反驳“今天才15度,不冷。”

如果能讲清楚第一个人说的是自己的观点,就可以省去这种不必要的争论。每个人的观点是可以不同的。

鸡汤通常的套路是把一个想法包装成一个事实,比如“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但是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但是高等教育没那么重要”。

前半句是事实,后半句是观点。

很多人因为事实观点不分,就容易把整句话都认为是事实。

对于观察孩子来说,区分“事实”和“观点”是第一大原则。

要真正理解孩子,首先要保证我们观察到的是真理。

就像上面两位母亲分享的例子一样,她们实际上是根本没有“看到”孩子,还是在用自己的主观意识给孩子“贴标签”而已。

区分“事实”和“观点”是一种教育,将在美国的学前班级进行。对于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我们在实践中往往会忘记。

这时候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来提醒自己。

事实:可以从“我看见了”“我听见了”这样的词开始;

观点:可以从“我觉得”、“我感觉”、“我感觉”这样的词开始。

当你发现分不清“事实”和“观点”的时候,尽量把这些词放在开头,可以帮助我们识别。

2

原则二:记录下来寻找规律

小D的认知老师和我分享了一个故事。

一所公立幼儿园里有个“问题”男孩,她曾经是幼儿园的园长。她的班主任说他每天都和别的孩子打架。

这似乎是事实,“天天”和“打架”。听起来问题真的很严重。

当时小D的认知老师让年轻的班主任把男孩的行为记日记,记录他每天的打架情况。

一周后,年轻的老师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她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周一,杰森和阿曼达为托马斯玩具而争吵。

周二,杰森打了埃文,因为埃文想和他一起玩托马斯玩具。

周三周四周五,同样的关键词“托马斯玩具”出现。

老师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后来,她买了两套托马斯玩具,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打过架。

这也是我们父母经常犯的错误,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记忆,从而导致我们将观察简化了。

“孩子不爱吃”“孩子不招呼别人”确实是观察,但这样的观察并不到位,我们也无法从这样的观察中找到真知灼见。

所以,好记性胜过烂文笔。当你想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时,不妨详细记录下这些观察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会惊讶,原来从这些详细的观察里,就可以发现解决方案了。

ABC记录方法

现在我们来谈谈录音方法,同样是记录事实,但是记录的质量高低与否,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观察是否有用。

在这里分享一下小D的一位认知老师告诉我的ABC原理,这是美国幼儿园老师在培训时的知识。

a(前因):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

b(行为):孩子在做什么?

c(后果):结果如何?

学过管理学的朋友会发现,这和我们在管理学中给出反馈的技巧很像——SBI(即情景-行为-影响模型),也就是不能光记录当时发生的情况,而是要有前因后果。

当然有时候A和C不同时存在,大家可以灵活运用。

举个例子帮助你理解。

共同记录:嘟嘟每天吃饭的时候都喜欢把牛奶洒在地上。

ABC记录:嘟嘟每天吃饭的时候都喜欢把牛奶洒在地上。每当这种情况发生,他的妈妈,爷爷,奶奶都会围着他。爷爷会拿起瓶子,妈妈和奶奶会认真的告诉他不能。然而嘟嘟好像挺开心的,让全家人都很无奈。

从普通的记录中,我们得不到任何做什么的线索。

但是从ABC的记录来看,我会有一个假设:嘟嘟是这样寻求关注的吗?

因为每次他打翻牛奶,全家人都会围着他,正因为这样,他显得挺开心的?

有了这个假设,我们就更容易有解决办法了:我们平时多注意,但他打翻了牛奶,就减少了注意力,打破了嘟嘟之前建立的联系:“打翻了牛奶,全家人都会围过来”。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问,我们应该观察什么?大运动达标吗?你和其他人交流过吗?或者说小孩子怎么玩玩具?

这个问题本身实际上误解了“看见”孩子的真正含义,养育孩子不是对照着各种任务清单打勾,那不是观察,只是完成任务。

只有我们对这个小生命有了足够的尊重和好奇心,才能有观察的意识,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真正的“看到”孩子。

一个真正理解孩子的家长,不仅要看到外在的里程碑、标准、成就,还要通过表象看到背后的洞见,通过外在看到孩子的内心。

对我来说,对亲密关系最好的诠释就是电影《阿凡达》里的那句话,‘我看见你了’,没有文字,一个眼神,一个连接,一切都是“我理解你”。

愿我们都能这样和孩子建立连接,互道一声,I see you!

标签: 孩子 事实 就会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