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帖财经资讯网 >> 育儿 >> 文章正文

为什么我们会被父母“压垮”?事实太令人心痛了

发布于:2021-01-31 被浏览:4182次

最新一季的齐帕说太过接地,辩论题目是“要不要在家长群里跟风吹捧老师?”。可能有太多人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共鸣,当晚就有热搜,阅读量4亿。

OK没上幼儿园之前,也听说过很多家长的内斗。当时我就觉得——“这么夸张?”这些家长都是话剧大师吗?有必要给老师来个花里胡哨的彩虹屁吗?“比如这种家长,早上睁眼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赶着上班或者伺候小爸爸,而是在群体中嘘寒问暖。

而这,为了表示澎湃的感激之情,时不时写一首诗。

真的好做作!!几年前就已经是父母小组的成员了。只有活在其中,才能知道为什么生活中的这点小事能成为父母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当我忙于工作时,我不能及时参加开家长会。回来后发现其他家长已经一起抄完贴完了。这时候就开始焦虑了:你明白还是不明白?带着一点刻意,不告诉万一老师心里有数呢?

只要站好队形,复制粘贴一下,就会突然跳出一个“剧精”,用文采横溢的小作文表达对老师无尽的赞美!

这样的父母背后,简直就是一座梨山!不搞点新意,就显得敷衍;搞出点新意,又会尴尬到自己。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开始还是偏向反方的:的家长都在吹捧老师,我也不跟。不跟风吹捧,既能保持彼此的社交的边界感,也能让家长群安安静静的回复到本质——应该扮演家校通识小组的角色。节目开始的时候,大部分观众都在对面。

首先,吹捧本身不是褒义词,它代表的是不真诚的夸张,做这样的事本身并不是发自内心的。996年上班的时候和老板调情。回家后,我不得不继续奉承老师。不累吗?其次,跟风是别人都在做的事,我也想做,暴露中年人的油腻。活到这个年纪,就不能保持一点自尊和个性吗?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跟风并不能治愈孩子真正的教育。对方鹿的一句话特别好:谁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不就是孩子们自己吗!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吹捧你的老师,不如花点时间和你的孩子沟通,鼓励他。

“复制粘贴海淀区王老师是刘诗诗的说法,真的能让孩子上清华吗?这完全是父母的自我放纵和自我安慰。”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有个别家长真的能“夸”到老师心里。这种“夸”是非常高级的,是直接从语言落实到行动上,实实在在的可以帮老师排忧解难。比如OK的幼儿园会有家长课堂,每个学期都要有1-2名家长到幼儿园给孩子开课的,这种时候,老师心里当然盼着家长群一通知,马上就来一排家长高举双手积极响应。这样的家长别说老师了,我也想打从心里给他加分,这种好感也会很自然的迁移到孩子身上。反方的冉高銘也对此进行了反驳:如果是因为老师对家长的感谢或者愧疚,而让孩子得到什么甜头的,那是不是也会给到孩子一个不太好的暗示,他不是依靠自己的优秀得到老师的肯定的,而是靠家长?

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敏感和小自尊的,他也希望老师的表扬是因为他真的表现好,而不是家长在背后做了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是,靠你自己也能行!

反方说得在情在理,也很符合我们这些不想随大流“委屈”自己的80后、90后父母,但是当听完正方的臧鸿飞发言的时候,我的立场就开始动摇了。家长群的跟风吹捧,或多或少都会带着讨好和谄媚,会让不少成年人觉得卑微,但,当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刻起,自尊就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了。生产时,到处托人,希望找一个好的大夫,希望医院能留出床位,希望能开个后门不要每次做个检查都排好几小时的队;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掏空6个人的钱袋,就为了买一个看起来一点都不值的老破小学区房;等到孩子毕业了工作了,又开始操心婚姻大事,手上拿着儿子女儿的照片,在公园的相亲角站上8小时,逢人就说你知道我儿子多优秀吗?你知道我女儿成绩有多好吗?

看到这里很戳心。

孩子在跨进学校围墙的那一刻,这个曾经我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小小人儿,我们就不能挡在他们的前面了,你看着他这么矮,歪歪斜斜的跨进校门,就像一个世界上最矮小的战士那样。

这个矮小的战士,要面对的是一大堆比他高的同学,比他厉害的大人。我们进不去这个围墙,只能呆在家长群里,不停的和老师说话,不停的夸老师,不停的积极表现。这就是我们这些无能为力的家长,为小战士加油的唯一方式!

动动手指,打几个字,复制粘贴几句话,就这么简单的事情又有什么值得纠结的呢?

归根到底,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更为现实的问题: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家长、老师、孩子之间最良性的互动?成年人对“家长群”感到压力满满的真相,其实就是因为现在的教育现状让我们太过恐慌了,我们生怕任何一件小事做不好,都会耽误了孩子的将来,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要反复掂量“我要不要做?“万一”我不做,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下的家长群跟风吹捧,和早十年前逢年过节父母给老师送礼,和现在一窝蜂的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这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安慰键”,仿佛只要做了这一步,按下了这个键,我们就给到了自己一个交代——在为人父母上已经尽到了足够的责任了。然而,真正良性的家校互动,不应该只是把老师夸到位,而是要把自己的孩子管到位。老师和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都是一个战壕的盟友。我们希望自家的娃优秀,老师也一样期待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孩子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成长,才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KPI。对于老师,他们期待不是每天收获几百条家长群的跟风吹捧,而是和家长真正有效的沟通。真心关心孩子的父母,最应该做的是,无论自己多忙,都能每个月抽上几分钟和老师聊一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也听老师讲一讲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彼此都更全面了解孩子,才知道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对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如果看到家长群里一窝蜂的吹捧,内心还在纠结要不要跟风的,觉得言不由衷是很大的煎熬和折磨,其实也大可不必。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花式彩虹屁、或者得体及时的嘘寒问暖,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这可能和他们从事的工作、和在社会上锤炼出来的圆滑妥帖的性格有关。但凡“跟风”的行为,会让自己内心纠结、困惑、不痛快的,不妨大大方方的放过自己,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和孩子身上。父母是孩子看待这个世界的窗口,我们自己活得鲜艳热烈,才能让孩子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当然,最后不得不感慨一句,老师的工作确实不易,我们平时对着娃没多久就没啥耐心要大吼,而老师每天要面对的是这样的“伤害值”再乘以数十倍,光是这一点,都要对老师心生感激和敬意。但我们对于老师工作的肯定和尊重,并不需要通过讨好和卑微来体现。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明白,老师最期待的尊重,是“我负责传道受业,家长负责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看完这期奇葩说后,我特地去问了之前在我们号分享过文章的Z老师,她对什么样的家校沟通形式才是老师喜欢的,分析得特别到位。(戳这里看《教师节送不送?10年教龄的班主任揭秘家长圈真相!》)对这个辩题,Z老师的看法是:家长群的跟风吹捧都是无效刷屏,老师也会觉得是很大的社交负担,但是确实很真诚,能帮助到工作的,也会觉得很感动。

奇葩说的辩题往往就是这样,站哪一边其实都没有错,因为生活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即便是执教经验丰富的Z老师,也没有给到一个斩钉截铁的回答。而我们为人父母的,更是一早就被裹进了“大风筒”里,这个风筒不停旋转向前,我们又有什么能力可以逆势倒退呢?大家持什么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继续聊聊你们的想法哦,疑惑和见解,你的人生经验或许也能给到大家不小的启发哈。

标签: 老师 家长 孩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