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帖财经资讯网 >> 育儿 >> 文章正文

“妈妈告诉你多少次了?”孩子听到这句话 在想什么?

发布于:2020-12-18 被浏览:3446次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有时候,父母一句理所应当的口头禅,对孩子的伤害你想象不到。

家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个讲感情的家长。

——凯叔

文|黄

小侄儿又「离家出走」了!

因为他妈妈的话。

上周末小侄子请了几个孩子在家玩,很开心,但是:

玩乐高后,妈妈提醒我:“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玩过的玩具要整理一下~”

喝完果汁,妈妈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把杯子放在身边?」

侄子和他的小伙伴追着玩,却听到“我跟你说过多少次玩具枪不能对人开枪……”

那天晚上,朋友走后,我妈出去买菜的时候,我侄子收拾好小书包“离家出走”,去了我在同一个小区的家。

我一进门,就看到他生气了,对我嘟囔抱怨。

听完整个故事,我心里想,如果我是个孩子,我大概会想马上逃跑。

侄儿会生气,表面上是在小伙伴面前被妈妈耳提面命,丢了面子,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妈妈的那些「友情提醒」,是一种责备。

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通常会有这句话:

“妈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妈妈有没有告诉过你……”

在知乎的热榜“孩子最讨厌听到的五个字”里,这句话赫然在列。

为什么小孩子特别反感这句话?

这孩子讨厌你和他划清界限

“妈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这事不怪我,怪你。」

当你说这些话的时候,你心里是这样想的吗:

规矩早就给你说清楚了,但你坚持教学,一错再错,是你的错,是你的责任,不是我的。

为什么孩子会反感?

因为这句话一说出口,你就是在跟孩子分清责任。

无条件的爱呢?

包容和接纳呢?

为什么父母遇到问题会急着和我划清界限?

如果你无法理解孩子此刻的感受,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思考。

当你在工作时,老板总是这样对你说:

“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这个计划应该是有创意的!」

“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合同条款要检查几次。」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项目要提前规划……”

是不是有一种被人强行撑开嘴,塞进一只苍蝇的感觉?

我们比我们的孩子好得多。我们工作不开心,可以改变。但是我们的孩子不能。不管父母怎么努力的说教育他,他都别无选择,只能听从,接受,躲着忍者,等到有一天找到出口,专心爆发。

那么,区分责任和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除了引起孩子的叛逆,只能证明,你在那一刻,也回到了小孩的状态,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

很有可能你小时候就是在这些词的“单一循环”中长大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会脱口而出这句话。

我非常喜欢武志红的一句话:让原生家庭的伤,到我为止。

所以,回想一下,如果你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一定要及时调整,不要让它成为“祖传秘方”。

孩子们讨厌被唠叨

“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旦第一次说出来,就再也停不下来。

反复听一句话,就会变成唠叨,孩子听腻了,家长还是浑然不觉。

在《少年说》的第一期,一个女孩走到屋顶大声宣布:「我妈妈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唠叨了!」

女孩很懂事,理解妈妈是为了她好,但还是想对妈妈的「唠叨」提出限制。

在老师同学面前,我妈有点不好意思,答应道:“你表现好,我就不唠叨了。」

结果话音刚落,她就开始了:“妈妈叫你早上早点起床,洗脸刷牙要快,早饭一定要吃……”

老师和学生都笑了,女孩无奈,妈妈却拦不住车,一直说。

我之前看到一位母亲的留言:「三寸之舌,磨成了两寸,孩子却一句没听进去。」

你为什么不听?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妈妈的聋子」(mother-deaf).

在《孩子:挑战》这本书里,有一个母子冲突的案例。

不管孩子在做什么,母亲总是在她耳边喋喋不休:

“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慢慢跑。」

“别玩游戏了,你现在应该睡觉了。」

“妈妈曾经告诉过你,饭前一定要洗手。」

孩子觉得这些交谈很无聊,并且很快对妈妈的说教产生了免疫,成了一个「妈妈的聋子」(mother-deaf)。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说孩子“不听我的”,但还是继续用这种方法,其实是在浪费力气。

有时候,即使孩子什么都不说,他还是在反抗。直接对抗和恶作剧是孩子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调整,孩子长大后会对所有跟他讲道理的人反感,变得不耐烦听别人说话。

孩子们讨厌不被信任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句话一说出来,就带着深深的责备和不信任。

我和几个妈妈聊过,她们都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已经成了口头禅,也没有想到它会在孩子心中激起波澜,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伤害。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教育孩子的时候,说的人和听的人,心理基础是不一样的。

当父母提醒和责备孩子时,心理基础是:

你是我的孩子,我再怎么说你都是为了你好,我心里仍然是爱你的。

所以,潜意识里,这些唠叨和指责都是舒服的,有理有据的,是爱的表达。生活的烟火,就是这些琐碎的事情。

但是孩子不一样。他们天生缺乏安全感,需要通过父母一遍又一遍的言行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当他总是听到诸如“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这样的责备时,这只会加强他心中的一种感觉:妈妈不信任我,我什么都做不好……

因此,许多孩子长大后会吐出他们的父母:你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

下一次,当孩子犯错或者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时,我们不妨从听者的角度来改变表达方式。

我告诉你多少次了,睡觉前要刷牙!

改成:我们该怎么保护牙齿?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把手机收起来,赶紧做作业!

改成:你想在7点前完成作业。你打算怎么安排时间?

后者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开心。而且有被尊重的感觉。

你会逐渐发现孩子变得听话了,在认真思考每个问题该怎么办。自信心会随着独立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增强,内心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没有人喜欢唠叨的责备。一句朴素的肯定、欣赏和尊重的语言,会让孩子觉得像春风一样温暖。

无论是孩子,父母,还是扮演两个角色,都无法抗拒单纯深情的表达所带来的情感。

愿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作者简介:黄,自由撰稿人,主要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理性思考事物本质,用文字传递温暖。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孩子 说过 跟你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