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帖财经资讯网 >> 育儿 >> 文章正文

孩子的表现比其他孩子差?别生气 你应该多宠他一点

发布于:2020-12-17 被浏览:3148次

妈妈,读一下。原创

奶奶拨通了我的可视电话,她的话充满了火药味。我知道,小费肯定又把蛀虫给搞砸了。果然,奶奶说为了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晚上会带孩子去试听围棋课。在1个小时的试听课上,孩子扭了三次左扭三次右扭,就像屁股下面有根针一样。他幼儿园的孩子也一起去试听,其他孩子就像被胶水粘住的小屁股一样一动不动。

“让他去讲台上下棋,他也不去。别的孩子都走了!”奶奶说一起去的爷爷有打他的冲动。我心里酸酸的,唉,我可怜的宝贝。

我是一个上班妈妈,下班回家都快8点了。生活在大城市挺无奈的。我应该带我的孩子去试镜这样的事情。然而,这种内疚,在我奶奶不断煽风点火的时候,我心中的小怒火也蹭了上来。

“为什么别人能坐着不动,他不能坐着不动?”我愤怒地想。爷爷说,其实孩子感受性强,和老师下棋有一个环节,很多孩子跟不上。虽然屁股下面有根针,但从头到尾都和老师弹得一模一样。"如果他能安静地坐着,他就能学好一切."爷爷恨铁不成钢地说。

挂了电话后,我和父亲谈了这件事。我说我又气又不解,“站住!”爸爸果断制止了我。“如果你的孩子和别人一样,他还是小钱吗?”为什么用尺子衡量他的表现?”爸爸问我。

突然有人问我,是啊,都说太阳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叶子,可我为什么要让孩子坐直一个小时?

”他虽然扭来扭去,但似乎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但你看效果,那些坐直的孩子跟不上下棋的节奏,他却能跟上。相比之下,结果还不错吧?”宝贝爸爸很有说服力。

“你说得对。”我想了想说,我们经常用自己的尺子来判断孩子的表现,得出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好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为什么要用过程来说英雄呢?

《浓情巧克力》李维安说:“与众不同不易。”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个性,过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在Go的试听课上,我感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与新一代育儿理念的碰撞。

以前很爱池莉的《立》。这本书描述了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的故事。印象最深的细节是女儿每天都在玩各种游戏,晚上经常直到妈妈在阳台上喊“xxx,回家吃饭”才回家。我女儿特别喜欢邀请孩子去她家做客,我妈总是兴高采烈地做好吃的,让女儿有一张特别的脸。我女儿贪玩。为了不上中学,她让同学们翻墙悄悄出去.

这些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里肯定算是调皮的孩子,但在我妈池莉眼里,他们是值得包容和溺爱的东西。

“教科书教育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简单知识教学。他需要的是各种补充他性格的知识和能力。让孩子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自然而然的获得这个阶段应该有的成长经历和体验。任何阶段鼓励育苗都是有害的。”——池莉《立》。

这段话充分涵盖了池莉对为人父母的态度。

关心孩子的性格弱点。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不一样的,有些表现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总是以比较的态度把自己期望的表现强加给孩子。所以,在他们眼里,孩子变得那么坏。

就像小飞回来后,姥姥姥爷不但向我抱怨,还批评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胆小怕事。传统的父母习惯了攻击和批判,能不能想办法惯坏孩子的弱点?先试着理解他,鼓励他,再推动他变得更好。

中国式的打压教育,往往让孩子觉得更委屈。他可能真的是第一次接触围棋,只是有点胆小。他不敢在平台上下棋。问题在于他对自己要求高,怕自己放错了会让父母失望。孩子可能只是想得到一句“你可以做得更好”之类的话,让自己放下一点点胆怯。然而,它非但没有释放那一点点情感,反而被阻断,再次回流。

很多家长都有先入为主的长处,喜欢干预孩子的爱好,主导孩子的课外教育,以爱孩子为名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而池莉则主张给孩子更多的尊重,而不是坚持孩子一定要听自己的。

池莉喜欢和孩子讨论一切,在生活中创造更亲密平等的对话关系。其实我也特别注重和孩子讨论。《围棋》试听完后,我说“我想和孩子商量一下”到底要不要报名。奶奶说:“商量什么?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他肯定不想去,但他就是不想想……”突然,孩子又被贴上了标签。

在积极的纪律中,孩子们应该参与决策,这样他们才能很好地合作。如果我们强迫一个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最后会变成“扭瓜不甜”。

为什么一定要多和孩子商量?

今天,社会的变化导致了儿童的变化。

社会进步导致顺从和顺从,这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太少,更多的机会是父母安排的。

当父母和老师太严厉,控制太多的时候,孩子就培养不了责任感。

说到学不学围棋,跟孩子交流有三种方式:

严式——“你一定要考这个班;你不去,就要受罚。”儿童不参与决策过程。

得意——“不参加就不参加。相信你会找到更喜欢的其他课。”放过自己吧。

但其实我们的父母都知道围棋很好,想让孩子参加,所以讨论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正面学科类型——“我们来讨论一下上课的好处。感觉这次事件的好处在于…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其实挺好的,为什么不给自己多一次机会呢?试着再听一遍课。如果你还是不喜欢,我会坚定的维护你的尊严,给你尊重。”

如果孩子在某些事情上违背了我们的意愿,我们不妨用这种新一代的育儿思维来看待他们。欣赏自己的孩子是一生的教训。

标签: 孩子 自己的 姥姥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