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帖财经资讯网 >> 科技 >> 文章正文

买菜IPO:“小贩”破船

发布于:2021-02-22 被浏览:4907次

作者| 维多厉害呀

来源 | 格隆汇新股

提供IPO领域专业资讯,关注格隆汇新股

从巨头的高调入驻,市场已经预测500套以上的超市将在2年内消失。但直到官方媒体批评“没有格局”,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市场才纷纷调侃这个新鲜巨人,重复着“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的历史。

但实际上,虽然互联网上的“菜贩”已经收敛,不再“宴请宾客”,但保鲜业务的“高层”仍在崛起。

截至去年底,美国使团已先后进入14个省,广东省重点布局已实现全省14个城市全覆盖;滴滴的橘心已经从四川成都向外扩散,扩展到16个省。去年11月,打破了社区电商玩家和腾讯旺旺偏好创造的500万日订单的纪录。

另一方面,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寻求首次公开募股的消息来自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牵头的丁咚购物。但知情人士也表示,对相关事项的审查仍处于早期阶段,涉及的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化。

新鲜电商业务基本等同于“烧钱”。目前新鲜电商轨道上几乎有两种公司:——,互联网巨头押注的公司,互联网巨头本身。

但其中,两人都不是的丁咚买了食物。是突然崛起,还是拼死一搏?

“幸存者”叮咚

丁咚杂货店购物的前身是上海一百米网络科技推出的“丁咚社区APP”,成立于2014年。类似迷你版的“58城”,主要功能是发布一些二手交易信息,推荐看房,交物业费,收快递等等。

2017年5月,丁咚社区APP完成同城社交到生鲜电商的业务转型,丁咚杂货购物APP正式上线,一年后获得高蓉资本天使轮融资。

在接下来两年的新零售大战中,生鲜电商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Box马先生为代表的跨境超市,不仅为客户开设线下超市,还可以在线发货。家;另一种是以丁咚杂货店购物为代表的前仓模式,只支持网上订购和配送。

前仓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为了扩大销售和配送的覆盖面,必须有更多的前仓。所以不可避免的重资产运营模式,资本和折旧居于首位,是大部分参与者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也许是因为缺乏资金支持,或者是因为保守的战略选择,丁咚的杂货店购物直到19年都只安排在长三角地区的三个城市,——沪、杭、苏。

然而,当我们出发时,我们没有迈出一大步,这可能是丁咚“幸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只覆盖了3个城市,但为了实现“29分钟配送”的口号,丁咚已经开设了435个店面,用于杂货店购物,面积虽小,但密度远高于竞争对手。据丁咚杂货店购物CEO梁长林介绍,丁咚的追求从来不是大面积覆盖,而是大订单量和回购率。基本上就是餐厅小但成交率高的概念。

但是时代变了,这种策略不适合现在的竞争环境。“小而美”和“卖菜”一样,是完全同质轨道上的伪命题。扩张或消亡是白手起家的竞争对手的唯一选择。

1000">

很显然,叮咚买菜不可能选择前者,只能开始扩张。去年间,叮咚买菜走出长三角,先后进入了北京、广州、四川等地区。光是11月份,叮咚买菜就在近10个新城市开启了业务。目前,叮咚买菜覆盖的城市在25个左右,前置仓总数超过了800个。而从3城400个前置仓到25城800个前置仓,看来叮咚买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已经放弃了对“翻台率”的追求。

破釜沉舟IPO

叮咚买菜2017年上线之后,在随后新零售大战硝烟四起的两年间,共完成了Pre A轮到B+轮的7轮融资。资方有今日资本、红杉资本、高榕资本、星界资本、CMC资本、BAI等。

而19年7月至今,叮咚买菜未再公布新的融资消息。19年下半年甚至有叮咚买菜业务增长受阻、大规模裁员等情况的传言。不过梁昌霖亲自下场回应:假的,叮咚账上还有20多亿现金。

去年5月,路透社报道称叮咚买菜获得了美国大西洋投资集团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融资完成后估值为20亿美元。但很快,梁昌霖再次亲自回应:假的。

另一边,前置仓模式的另一“幸存者”——每日优鲜,在20年7月获得了近5亿美元的F轮融资,是生鲜电商行业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

不过,从2020年叮咚买菜的大举扩张来看,“没钱了”的谣言不攻自破,只不过“钱从哪来的”,仍然令人好奇。生鲜电商爆雷潮,媒体也曾对叮咚供应商进行过采访中,受访供应商表示从回款情况来看,叮咚买菜的资金链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业界对叮咚买菜的客单价测算,在65元左右,比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等公布的平均客单价80元,低了不少。

虽然生鲜电商这个赛道短期必然是不以盈利论英雄的,每日优鲜时至今日也没有实现整体的盈利,但长期来看盈利的可能性并不高,一直是外界对叮咚买菜最主要的质疑。更不要说叮咚买菜在去年大举进军了10多个新城市,这10多个新城市前置仓的总量,大概和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前置仓总量相当。

即便在叮咚深耕3年的大本营上海,虽然复购率已经超过了50%,但每单平均要亏5元。那么零散的分布在10多个城市的几百个仓,想要盈利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大家都还一起亏,倒是也没什么。可是生鲜电商里出了“叛徒”——去年9月,盒马鲜生CEO侯毅宣布,盒马鲜生在上海、北京两地的门店,已经实现了全面盈利,而且这两地门店的线上订单比例高达90%。更有甚者,盒马鲜生采用的跨界超市模式,是比前置仓更“重资产”的、是生鲜零售行业中最“重资产”的模式。但它在进军北京、上海3年以后,开始盈利了。

当前,生鲜电商又出新玩法——社区团购“线上下单+隔日自提”的。但说到底也不过是用牺牲时效性来降低履约成本的方式罢了。盈利与否,对目前还在打社区团购战的其他几个互联网巨头应该是不着急,毕竟背后有的是金主爸爸。但对叮咚买菜来说,现在进行IPO募资迫在眉睫。

卖菜是门好生意?

据统计,我国人均生鲜购买频率是每周3次,高于全球人均的2.5次。作为国民基础消费品,生鲜市场自然拥有万亿级别的体量,增长也比较稳定。

2019年,国内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大概是5亿元,同比增长了5%,2014-201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是4.9%。以此推算,国内的生鲜零售市场在2022年预计可以达到5.4万亿元的规模。

而在这个5万亿的市场上,直到2018年,电商渗透率还不到5%。虽然目前生鲜电商的用户中,大概70%都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已经尝试/习惯了线上买菜,但是疫情无疑加速了全民向“线上菜市场”的集中、进一步固化和泛化了用户习惯,因此超市退出生鲜零售的历史舞台,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这个赛道上巨头云集,竞争激烈。虽然“反垄断”,乍一看是给予了小公司崛起的机会和空间,但很遗憾的是,巨头不仅不会被“压住”,反而由于通过监管的介入,把不正当竞争的隐患挖出来,提前消化掉了。一方面避免了一些平台真的无序扩张成了“出头鸟”,然后再被打击风险;另一方面原本就不差钱的巨头们,也“不得已”采用省钱且相对健康的方式进行着商业模式的迭代。

而不管IPO是真是假、成功与否,叮咚买菜大概会维持现有的规模,放缓扩张的速度,一心扑到经营上。二级市场在短期内还是不会把烧钱当回事,但是利润率和增长率,是叮咚买菜必须讲出来的故事。

标签: 生鲜 买菜 线上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